您的当前位置: 星空体育 > 早教资讯 > 早教知识

im体育生活化的早教——早教专家王书荃专访

发布时间:2023-07-19 18:03:21 浏览:

  im体育7月11日,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微视传媒承办的2018科学早教大会于在北京举行,笔者有幸作为搜狐号自媒体专访团的一员参加,与参会的早教专家进行了深度的对话。在随后的几天,我将为大家一一介绍这些来自早教领域的专家们极具智慧又切实可行的一些理念。

im体育生活化的早教——早教专家王书荃专访(图1)

  首先来到大家面前的是,知名早教专家王书荃老师。在访谈中,王书荃老师极为真诚投入的回答大家的提问,她为儿童发展教育投入的努力与深情感染着专访团的每一位成员。

im体育生活化的早教——早教专家王书荃专访(图2)

  兼任:医学心理学会北京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分会学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北京社会学会弱智与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分会副秘书长

  著有:《儿童的情绪与行为》、 《婴幼儿的智力发展与潜能开发》、 《情绪障碍儿童父母指导手册》、《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

  关于早教:王书荃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模式,家庭——中心二元模式,她认为首先在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0-3岁这个时期,还是需要以家庭教育为主,家庭是提供给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基地,但另一方面现在抚养孩子的父母亲,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缺乏养育的经验,在初为人父人母的过程中,确实需要指导和帮助,为此,她提倡应该以社区为依托,建立社区育儿中心,提供场地和专业人员服务,在这里养育者可以互相交流养育过程中的困惑与心得,社区专业人员的对婴幼儿身体保健im体育、膳食营养、运动发展、认知情绪发展等方面提供知识辅导与示范,这样极大的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也可以促进不同家庭之家的交流与互相支持。这样的模式是生活化的、经济的、人文的。

  关于技能训练:王书荃老师反对将绝大多数正常儿童的发展用技能训练的思路去应对,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很难去界定一个具体的标准,比如有的孩子说话早一些有的晚一些,但这里并没有依据说早一些好更一点还是晚一些更好一点,当我们把孩子的发展当成了一个任务,去设置一些达标的或者不达标的标准,去进行一些所谓训练的话,我们失去了生活,失去了放松和欢乐的状态。事实上,家长需要做的是陪伴孩子,并根据孩子的需要去响应,享受亲子互动的乐趣。

  关于特殊儿童:确实存在一部分儿童因为某些疾病的原因会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如果真的确诊了身体或大脑的缺陷,那么对这一部分儿童确实是需要训练的,但是这种训练不是让孩子去适应大多数孩子的平均水平,而是针对这个孩子本身的能力、情况,去做针对性的训练,比如一个生理年龄7岁的脑瘫病儿可能运动能力只有3岁儿童的水平,我们此时不能以7岁儿童的标准为目标去训练他,而是观察他现在能够达到的最大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小步伐,多循环的训练方法,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游戏中进行训练,对孩子来讲,他们在游戏中付出努力获得愉悦感,在重复中巩固技能。

im体育生活化的早教——早教专家王书荃专访(图3)

  在专访中,感受最深的是王书荃老师对于个体发展以及家庭教育的尊重,在她看来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自然的,不需要被训练,我们只需要提供支持,而这种支持在最早期最应该来源于家庭,社会是透过对家庭的支持来支持到个体早期的发展过程。养育的过程应该是生活化的,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的发展会正常的发生,而不应该是带着某种外来的目标与任务。

  正如英国心理学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所认为的,在个体发展的最早期,母亲是婴儿的环境,她抱持着小婴儿,为小婴儿提供安全感,家庭则需要保持着母亲,为她提供支持,而社会则要抱持着家庭。当我们都放下外来的执念与压力,回到生活本身,放下戒备,带着好奇,让该发生的自然发生,这将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