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星空体育 > 早教资讯 > 公司资讯

为什么儿童畅销读物里有负能量?im体育

发布时间:2023-04-13 13:56:51 浏览:

  ▲ 作为童书行业监管机构,要扩大童书审查的视角和维度,提升审查专业性。而目前,质量监管在童书审查的专业性上还有待提升,同时也要打破唯名家是从的观念,坚守儿童优先的原则。

  ▲ 作为童书的购买主力军,家长可以采取童书试读机制,家长如能先行为孩子进行筛选,不仅能给孩子一个更安全的阅读环境,客观上也能促进家庭亲子共读,但这种筛选不能过于家长本位,不应剥夺孩子多元阅读的权利。

  近日,当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列举出多篇儿童文学名家作品中一些片段描写时,很快引起网友特别是家长们的不适。很多网友认为,这些明明是儿童文学作品,却涉黄、涉暴,甚至有教唆青少年自杀的情节,实属“三观不正”“内容失格”。热烈讨论之下,被网友摘录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一书火速下架,几位儿童文学名家均遭质疑。

  近年来,随着童书市场销量猛增,一些劣质童书开始以次充好流入市场。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出少儿图书近5万种,堪称少儿出版大国,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充斥着错别字等低级错误;有的情节失当,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含有恐怖、残酷、色情等内容;有的封面印着“教育名家推荐”等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带有误导性的宣传语,家长在购买时也难辨质量……如何堵住劣质童书乘虚而入的漏洞,加快净化童书市场,守护好孩子们精神食粮的安全?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标榜当代儿童文学领域中最受读者欢迎的经典图书之一的系列畅销书《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并非第一次受到网友指摘。

  去年9月,微博网友@铅笔小钦曾特地发文称:“我女儿今年二年级,平时也算乖巧,她特别爱看书,昨天因为一些作业习惯的问题我对她进行了批评,她居然说那我像杨歌(书中主人公)一样跳楼好了。”女儿的话,让该网友“震惊的差点说不出话来”。

  该网友介绍说,《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是学校推荐让买的,亲自阅读后她说:“且不说到100多页第二篇幅开启已经是初中生的生活了,包括了爱情羞耻等不适合小学二年级的内容(此书为小学一二年级推荐阅读书目),竟然直截了当地写出因为告白信被曝光感到屈辱而跳楼穿越去北极这样的情节。”她表示,针对这本书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她坚决投诉到底,并希望“净化孩子阅读的环境”。

  针对这本“推荐童书”所呈现出的内容,这位家长的反应和担心是小题大做吗?“童书育儿法”创始人、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苗苗认为,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劣质童书确实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儿童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然后储存到大脑中,进而加以模仿学习的。对儿童来说,生活中的重要人物除了父母、同学、师长,特别有影响力的学习渠道就是童书中的人物了。”陈苗苗介绍,“正因此,当上述网友的孩子被批评后说出‘我像杨歌一样跳楼好了’这样的话,这确实是观察、内化、模仿而得来的。所以,劣质童书对儿童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影响儿童的社会行为。”

  除此之外,“劣质童书还容易影响儿童的价值观念”。陈苗苗认为,童书和一般成人读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正处在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童书的本质是“以善为美”,它的功能是引导儿童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所以,“有些劣质童书打着接地气的招牌,却伤害了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实际上不良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陈苗苗在研究“童书育儿法”的过程中发现,“好的童书会通过和儿童产生共鸣、让儿童发生内心的净化、领悟进而激发儿童把吸收到的人格智慧应用到生活中。而劣质童书与儿童精神世界发挥作用时,其实也是在遵循这样的心理学过程,只是它产生的是负能量。”

  全民阅读时代,少儿图书市场正成为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占比最大、增速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去年全国出版的少年儿童读物新版就有22791种之多。陈苗苗认为,劣质童书出现的原因,正和童书出版的宏观环境以及生产机制密不可分。

  就宏观环境来看,童书出版拥有政策、市场等多重利好。“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儿童阅读、重视大语文改革,这使得童书和其他板块相比变得越来越刚需。”在陈苗苗创作《1000天阅读效应——0~3岁婴幼儿阅读启蒙选书用书攻略》一书时她发现,很多“90后”家长们对0岁开始阅读这个理念已经非常认同。

  同时,与成人阅读率徘徊不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童书阅读率的持续走高。这种情况下,“童书板块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把童书的出版门槛变低,好像这个板块只要是能用儿童的话语与儿童对话就可以了。”

  但事实是,“童书出版是非常专业性的行为,它所坚守的儿童本位是建立在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儿童美学基础上的,这就要求作者、编辑作为童书生产机制的上游,必须具有制作儿童文化产品的文化素养。”目前,童书生产上游在市场的指挥棒下,把目光更多投放在销售环节,“关注销量本身无可厚非,但因此忽视产品质量就本末倒置了。”陈苗苗说。

  加强监管,特别是童书出版机构要更有效地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是业内专家们的一致建议。

  电子工业出版社社科人文出版分社副社长潘炜博士表示,目前我国的出版监管制度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非常完善的,但如何执行是关键。他认为,最近一些童书暴露出的问题总体比较浅显、易于发现,通过“三审三校”足以把这些问题消灭,而劣质童书得以充斥于市场,原因在于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在童书领域,名家效应依然明显。不少畅销童书作家的作品都曾遭受“”的质疑,但他们的作品依然广受推荐。

  在陈苗苗看来,编辑不应该唯名家是从,“名家在某种程度上当然是质量保证、品牌保证、销量保证,但其在创作中也会出现疏忽,这就需要编辑有火眼金睛和职业素养去提出修改意见。”但目前,一些名家因为代表着流量和码洋,使得编辑唯命是从,“这反映出流量对生产机制的挑战,也提示出版业要加强自身话语权。”

  要想将劣质童书尽快驱逐出孩子们的阅读世界,童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受到严格把控。

  陈苗苗建议,作为童书的“把关人”,童书出版机构应加强角色定位。“童书出版机构是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的生产者,肩负着文化使命、教育使命,甚至于比一般的儿童食品、玩具企业,更应重视质量把关,因为它塑造的是儿童的人格。”因此,出版机构应注意“从作者环节进行把关,加强三审制度,加强编辑培训,进而对儿童本位、儿童分级阅读有更科学的认知。”

  从童书行业监管机构来说,陈苗苗认为,要扩大童书审查的视角和维度,提升审查专业性。而目前,质量监管在童书审查的专业性上还有待提升,同时也要打破唯名家是从的观念,能够坚守儿童优先的原则。im体育

  陈苗苗建议,可建立童书试读机制,“童书作为产品,其实更需要满意度试读,如果家长在试读中发现了不合时宜的自杀等情节,会及早地减少负面影响。”她认为,家长如能先行为孩子进行筛选,不仅能给孩子一个更安全的阅读环境,客观上也能促进家庭亲子共读。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筛选不能过于家长本位,因为儿童也需要休闲阅读,在保证他们健康阅读的基础上,也不要剥夺孩子多元阅读的权利。”

  潘炜也建议,除了从业者加强自律、出版机构加强制度执行外,还应充分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如建立市场纠错机制,畅通读者沟通渠道,及时反馈读者特别是家长们的建议和反馈,“不好的童书,家长和读者心里会有一杆秤,从而阻止劣质童书进入孩子视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曾提交《关于加强少儿出版物质量监控的提案》。提案建议,要科学制定适应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近况的分级阅读体系,明确给予适龄群体分级阅读指导,并认为,科学打造我国青少年分级阅读体系有利于规范青少年出版市场。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然而,上述“分级制”还没有更详细的执行方案,国内也没有形成统一、有影响力的童书阅读分级标准。

  潘炜认为,目前一些出版机构所采取的童书分级主要按儿童年龄进行分级,但无论分级与否,童书中都不应涉及色情、暴力等内容。此外,如今我国儿童总体发展情况并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都不尽相同,不科学的分级制度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错误引导。

  在陈苗苗看来,分级阅读对童书来说是一个重要使命。“它可以更大程度上体现出童书的专业性,客观上也会对驱逐劣质童书起积极作用。”

  陈苗苗解释道,“分级作为一种态度,会倒逼作者和编辑加强儿童受众研究。儿童根据年龄和发展特点划分为0~3岁、3~6岁、6~12岁、12~18岁等几个阶段,那么与此相对应,童书根据这个划分进行分级,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需求。比如,会思考该书属于什么类型的题材、该题材的表达方式适合哪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来阅读,以儿童本位为标准进行科学分级,而这种思考就会促使作者和编辑加深对作品的打磨和对儿童的研究。”

为什么儿童畅销读物里有负能量?im体育(图1)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