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星空体育 > 早教资讯 > 早教知识

im体育亲子早教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2023-05-27 03:14:18 浏览:

  个人认为特别有必要,尤其是在爸爸妈妈陪伴下进行的亲子早教。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早教的重要性。早期教育的投资,更容易让孩子走在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上,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取得工作和经济上的成功。[1]

  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进行过早教的孩子和没有进行过早教的孩子存在着潜在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前对孩子进行早教有以下好处: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早教方法得当,可以对孩子带来长远的好处,并对孩子一生产生影响。[3]研究表明:0-3岁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卢姆智力发展曲线岁为智力发展的最高点,那么8岁的时候即可获得80%的智力水平,这一结论也反映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从所看到的、做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闻到的和尝到的一切东西中学习,还有与他们交流的每个人,以及去到的任何地方。

  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及敏感期发展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孩子在语言和读写能力、社交情感、大脑认知、数学和科学推理、身体发育等方面的整体发展。[4]

  首先跟宝宝聊天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早教。从宝宝出生开始要多跟婴儿聊天,比如跟宝宝换纸尿裤的时候说“宝贝尿尿了啊,纸尿裤湿了,不舒服,妈妈给你换个新的哦,现在是不是舒服了啊”,再比如说“宝贝饿了吗?要喝奶吗?”

  从婴儿时代开始,甚至从孕期就用自己的声音,唱歌、说话、读绘本给宝宝听。这么做的目的仅仅出于爱,但是却可以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益处,比如说:

  后来看到《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时,发现里面提及到这种就是采取讲述的方式跟婴儿聊天。

  不仅母语如此,第二语言也是如此。0-7岁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如果方法得当,在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好一门语言,而不用像我们当初那样大都靠死记硬背。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从我女儿xier出生开始,我就给她读英文绘本,听英文儿歌,跟她蹦英语单词,还有两岁以后会一起看英文动画片,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中进行着英语启蒙早教。

  也就是说,不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我们都可以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通过给孩子唱儿歌、读绘本,以及多跟孩子聊天等方式进行语言启蒙早教。

  绘画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各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混合,提升孩子的手眼协调等精细动作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5],以及平复孩子的情绪,带给孩子喜悦等等。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绘画启蒙呢?引导孩子绘画,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绘画进展规律,这样才能顺其自然借势而为~~

  《捕捉儿童敏感期》书中有提到3—4岁孩子进入绘画、色彩、剪贴、涂等敏感期。

  这个时期过后,儿童会不断要求大人重新来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儿童又重新开始自己画。

  此时儿童基本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能画出一个事物的基本轮廓,画人能画出头部、四肢和躯干,但没有多少细节内容。[6]

  大概四岁半的时候,他们开始把握细节,对微妙的神态也有了感觉,他们的画也变得生动奇妙……

  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理论实践研究也提出了婴幼儿绘画进展规律,其中2-4岁的小宝宝处于涂鸦阶段(scribble)。

  在这期间会经历1.5—2岁阶段的无规则随机的涂鸦,画画没有目的性,仅仅是体验用笔在纸上画画的愉悦感满足感。

  经过六个月之后的乱涂乱画涂鸦,2—3岁进入有控制的涂鸦阶段,随着孩子专注力的提升,画出来的线条更有序,会画一些具体的形状,例如圆形。[7]

  等孩子三岁以后,会开始进行一些有意识的涂鸦,进入命名涂鸦阶段。他们发现这些画出来的符号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应起来,会对自己的涂鸦创造一段故事。[8]

  也就是说,虽然2-4岁画不出来什么,可能就是一堆线条,可是这一阶段的乱涂乱画却很重要。

  到现在我女儿xier绘画本已经用完十几本以及好几卷绘画纸,已经画出很多初期小作品,都是自己自由发挥随便画的。

  好吧,其实周围人看到会觉得这样画画,孩子完全是在浪费纸张,捂脸~~可是我却不这么觉得。尤其是比较深入地了解婴幼儿绘画进展规律后。

  到两岁之后画各种小圆,还有要飞走的气球,一条线代表拴住气球的绳子,一条线代表气球要飞走了。

  再到三岁左右画出来的各种雪人飞机小船,都是没有任何引导情况下随意画的。她一边自己画着,一边说着这是boat,这是飞机,我定眼一看还真有点像。

  印象中自己并没有给xier画过飞机或者船,也许她从生活中或者绘本动画片中发现了各种事物的特征吧~~

  虽然线条依然很简单,有时依然会一顿乱画涂鸦,可是明显已经进入三岁的有意识涂鸦,进入了命名涂鸦阶段。

  关于涂鸦,我的想法一直都是尊重孩子的想法,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谁说大象 就应该是灰色,天空就应该是蓝色的呢?

  所以不要限制孩子作画过程中的各种小想法,更不要追求与谁一样,反而应该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发挥主观想象力,大胆地去创新去创作。

  不知不觉间,在乱涂乱画中,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轻松愉快的亲子时光,至于学到了什么,倒并不是最重要的了,或者可以说都是多得的了。

  逻辑思维能力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太重要了。逻辑思维能力也经常被称为顺序思维能力,也就是说要分步骤地思考/解决一件事情,可以养成分析现状、按部就班处理解决各种问题的习惯。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成为理性、有逻辑的问题解决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看世界,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9]

  毫不夸张点说,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它学科,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日后成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

  逻辑思维能力同很多其他技能(比如说语言、绘画、运动)一样,想要擅长,必须要多加练习,练习这种思考的能力。

  比如说,跟宝宝交流过程中,多多使用有逻辑性的言语沟通,引导孩子发现一些事物之间的关系,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说,可以做逻辑谜语、填字游戏、拼图等,让孩子通过不停地尝试、失败、再尝试,最终凭借系统地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

  再比如说,棋盘游戏、桌游,或者一些专门针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设计的早教益智玩具等,都能提供给孩子练习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10]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我们从出生就开始进行的亲子阅读,还是英语启蒙,抑或是绘画启蒙等,都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早教。

  而仅仅是我们一起进行的所有亲子活动、亲子游戏中的一项而已,一起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妙笔生花&生草的乐趣,即使很多时候仅仅是欣赏书中的一幅插图,即使仅仅是画出一堆杂乱无章的线条,那也是世上最美好的亲子时光。而父母的陪伴就是世上最好的早教~~

  更多育儿知识,可以看看我在这篇回答中的分享,涉及到从新生儿护理,到宝宝的吃喝拉撒睡玩,再到居家安全、穿衣出行、接种疫苗、陪读绘本、英语启蒙等,涉及照顾婴儿的23个方面~~

  我是@记忆的瓶子Pinky在这里分享读过的好书,用过的好物,进行的英语启蒙,陪读的中英文绘本,以及一些育儿小心得,点击下方可以查看更多育儿干货内容(^^)

  0-2岁中文绘本0-2岁英文绘本0-3岁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常见问题解答一岁以内宝宝绘本1~2岁宝宝绘本2岁宝宝绘本

  值得买的母婴好物必备母婴好物0-12个月玩具0-3岁玩具一岁半宝宝玩具母婴电器纸尿裤坐月子必买好物

  新手爸妈必看如厕训练疫苗接种母乳喂养坐月子独自带娃哄睡宝宝会不会被惯坏陪聊天的必要性应对哭闹不止带娃出行必备物品宝宝防晒用品

  早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早已是儿童教育界的共识。但早教不代表一定要去早教机构,早教机构里的早教课,只是整个早教系统里的一部分而已。

  作为一名早幼教从业者,我将重点从早教的必要性,早教认识的误区,以及优质早教该具备的内容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相关内容。

  100多个年龄从3周到3个月不等的贫困家庭婴儿,被随机分成干预组和控制组2组,干预组的婴儿接受全时段的早教养育,直到他们上幼儿园为止。到12个月时,两组儿童的智商分数就拉开距离,而直到成人,

  一直都是干预组儿童保持着优势,他们的阅读和数学方面的成绩更好一些,在进入大学和工作的受雇比例也更高

  这些案例呈现,都证明了早教对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为我们的大脑,是靠一种叫神经元的细胞进行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大脑约有120-140亿个神经元,但神经元相互之间,是不接触的,它们需要依靠一种叫“突触”的递质,来传递信息。

  一个宝宝刚出生时,神经元上突触的数目非常少,在之后的成长中,越来越多的突触会飞速形成。

  宝宝出生第一年,神经元是以每秒700-1000个的惊人速度建立连接的;到宝宝2岁时,神经元连接数目基本达到了成人的水平;到宝宝3岁左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目将达到峰值,甚至超越了成年人。

  但这些神经连接并非只增不减,那些受到环境刺激丰富的神经元,会形成更多的突触,大脑会建立更精细的交流系统;反之,那些不被刺激或很少被刺激的神经元会丧失突触。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40%的突触会被削减掉。

  过剩的突触联结为大脑发育成更精细的系统提供了支持,也为婴幼儿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提供了支持。在生命的前几年,大脑的可塑性远远大于之后的年龄。

  而刺激突触的形成,影响整个大脑发育的关键,就在于早期环境的质量和早期教育的质量。

  不仅是教育界,现在越来越多家长也都认识到了早教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了孩子的早教活动当中。

  但因为缺乏系统的认识,有些家长对早教产生了不少常见的误区,我大致罗列一下。

  不是的。早教的重点在于家庭,包括父母的关爱、陪伴和科学的启蒙引导等,早教机构只是早教系统里的一部分,并非所有。

  早教机构里的早教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孩子启蒙引导,它的地方大、教具多,适合爬行、学步、跑跑跳跳的婴幼儿玩耍,对孩子的大动作、精细动作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机构里孩子多,自家孩子可以拥有较多较固定的同龄玩伴,对于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层面也较有益处。

  但并非所有的早教机构都具备完整和系统的早教课程,通常不同的机构都有擅长领域的侧重点,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某些没接触到的领域发展不均衡,而机构每周一两节课的频率,实际上也远远不能满足学龄前孩子的学习发展需求。

  所以早教机构,更适合作为家庭早教启蒙的辅助im体育,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庭需求和经济条件,再决定是否给孩子报机构的早教课。

  实际上,婴幼儿就是通过这些活动和体验,发展他们的运动知觉、观察力、思考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早教正是为孩子提供这样的体验机会,或在孩子进行活动中给予他们一定的引导,协助提高他们的能力。

  有些早教机构可能会因为自身擅长的领域,向家长侧重强调该领域的重要性,例如有些会重点强调大运动发展的重要性,有些会重点强调认知启蒙的重要性,家长如果不够了解,报了课程,就可能耽误孩子别的领域的学习和发展。

  除此之外,家长们自己在家里给孩子进行启蒙时,也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例如对孩子的视觉、听觉方面的发展很重视,给孩子听音乐、阅读、看图片等,但忽略孩子的触觉、运动知觉等方面的发展。

  我们要了解,婴幼儿在各大领域上的发展,需要均衡进行,因为任何一种能力和另一种能力,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

  出于对家庭早教的重视,现在很多家长也都很希望自己能在家里给孩子做早教,但又因为不够了解早教内容而产生犹豫。

  我来结合很多家长熟悉的、优质家庭早教APP小步在家早教的例子,来说一说优质早教该怎么进行,早教的具体内容又是些什么。

  早教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强调家庭教育和父母陪伴、引导的重要,它是其它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以上优质的家庭早教环境里,是很强调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调整性的支持,对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不管是语言、思维,还是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进步,都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在陪伴孩子进行各类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的身体姿势、语言提示,以及一些心理活动策略,都传递给孩子,这些都能直接地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现在线上也有很多婴幼儿早教或启蒙的课程,它们更为强调课上在线时孩子和老师的互动,却并不强调父母和孩子互动。

  这个阶段的孩子,只有获得足够的情感关怀,父母的关注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而区别于其它线上课程,小步在家早教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指导家长在家里高质量陪伴孩子,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间安排上可以很自由灵活。

  它的课程为线个递进主题,我们在家每天只需20分钟,就能带孩子完成一次早教课程。

  根据我国部分城市发布的《儿童早期教育指南》,早教的重点内容在于4个领域:情感与社会性、动作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细分,而每个分支也都有更为详细的内容。对于大多数的爸爸妈妈们来说,想要在家给孩子做早教,很难系统地、全面地进行。

  而小步在家早教,就有专门针对6月龄至3岁的课程,融合了各大领域的启蒙内容,拥有1000多种开放式教具可供孩子玩和探索,既能够培养孩子主动思考、语言、社交、运动、认知五大能力,又能有效帮助孩子建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同时,系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月龄,分阶段推送课程,这对于平日繁忙、没空去研究各个阶段早教内容的新手爸妈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所能获得的家庭启蒙方面的指导也是非常全面且系统的。

  因为进行的过程孩子是轻松愉快的,他们可以通过玩乐来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分辨自己的感受、探索和他们有关的事物,更好地吸收知识。

  孩子在玩,也就是在学习,在强化各种能力,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引导,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原有已掌握的能力上,再稍加提升,这也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所谓的“搭建脚手架”的方式。

  小步在家早教课程奉行的“i+1”这个学习理念,也正是如此。它的i,是孩子已经熟悉的部分,1,则是新的探索。

  孩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重复来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但是单一的重复又会让他原地踏步,那么i+1,就是找到重复和丰富的平衡点,这样在每一次重复的时候,我们试着给孩子加一点新的东西,他们的能力也就能逐渐获得提升了。

  吸收知识,积累经验很重要,而身体上的营养吸收,健康成长,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也同样重要。

  充分的吸收,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身体,更强的大脑,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世界。

  我发现最近小步早教和牛栏牌强强合作,推出全新上线的联名课程——“助养吸收好体质”,专为1-3岁宝宝量身打造,它既是有趣的早教课,又能助力宝宝的营养吸收。

  总共9节课,通过9个不同玩法的亲子互动,帮助宝宝舒缓肚子,增强吸收,课程免费,新手爸妈们都可以试一试,而且还有机会赢得黄金。

  在解决宝宝的消化吸收问题上,新手爸妈们根据小步家庭早教优质的早教课程,学习、调整正确的喂养方式和互动方式非常重要,而用心为宝宝选择一款合适的奶粉,也同样重要。

  牛栏奶粉,在促进宝宝消化吸收方面,算是很有经验的了。早在1929年该品牌就开始专注于宝宝早期营养吸收,早在1929年该品牌就开始专注于宝宝早期营养吸收方面的研究,是公认的婴幼儿配方专家。60年来,牛栏牌奶粉早已畅销香港等地,在2019年它带着适合我们东方孩子体质的专属配方,来到我们内地。

  ① 它拥有珍稀A2型β-酪蛋白,分子结构更小,更适宜人体吸收,亲近宝宝娇嫩肚子,减少消化负担,助力营养吸收;

  ② 它科学配比scGOS/lcFOS益生元组合,可助长近45%的有益菌,美国儿科学会也曾提及,拥有益生菌的配方奶粉,是对宝宝更加友好的奶粉,更有助于平衡宝宝肚子菌群微生态,让宝宝的肠胃道更健康、更舒适;

  ③ 它的天然珍萃乳脂成分,亲和SN-2脂肪酸结构,能促进钙质和脂肪吸收,保证宝宝营养的均衡和全面。

  一边是早教品牌里的佼佼者,一边是更了解儿童营养吸收的奶粉品牌,小步在家早教和牛栏奶粉本次合作,也一定能帮助到更多的宝宝。

  相信大家对早教也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想法了。有需要的爸妈们,别忘了试试小步早教和牛栏的联动课程——“助养吸收好体质”,让宝宝在早教的玩乐中,既促进心智成长,也促进身体健康。

  一提起「早教」这个词,大部分父母会马上联想到「早教机构」,仿佛「早教」只能在「早教机构」中才能进行。

  宝宝从出生后所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视为早教的一部分——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邻里关系等都会影响宝宝的发展。

  还有很多父母因为宝宝在早教机构中的表现不理想,而质疑宝宝的能力或者发育不正常。

  其实一两岁宝宝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或者不能长时间跟着集体做活动,是很正常的现象。

  殊不知父母的消极情绪反而会影响宝宝的学习,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令孩子丧失兴趣、学习倦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正因为早教机构的不尽如人意以及对早教的误解,很多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崇尚所谓的「放养」——撒手不管。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早教,为什么要进行早教,早教应遵循的儿童成长规律是什么,然后再来解决什么样的早教是好的早教这个问题。

  早教其实就是给婴幼儿提供各种条件,促进其健康发展,包括生理上、认知上以及社会化和情感上的全面发展。

  大脑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叫突触,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细胞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

  婴儿刚出生时就像个小接收器,通过看、听、闻、尝、触摸等接收外界的信息,当他们两三岁时,大脑突触的数量是成人的两倍。

  如果我们把神经细胞和它们之间的突触想象成一个交通网,那么突触越多,代表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路」越多。

  婴幼儿的突触在 3~4 岁达到数量的顶峰,接下来就要根据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慢慢修剪,让信息传送更准确、更有效、更快速。

  大脑这个交通网一边在增加有效高速的路,一边在修剪没有用的路,使它的工作更为有效,一些不常用的或者效率不高的小路就慢慢被修剪掉了。

  所以,幼儿时期最高峰时的突触数目减少大约 40% 才会和成人相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那么,由此可见,婴幼儿在其生命早期所面临的环境,对其大脑的发育与一生的成长都影响重大。

  从「启智计划」(Head Start Program)的实践中,我们或许能够对婴幼儿大脑的可塑性以及早教的重要性有更直观的认知。

  由上文可知,早期大脑飞速发展,一边修建新的有效的「路」,一边减少效率不高的「路」。

  美国有研究机构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成长过程受到诸多阻碍。

  生活在贫困中的婴幼儿缺衣少食、家庭关系不稳定、和父母互动少,这些问题导致他们不仅仅身体素质不够好,入学以后在学业方面也远远落后,并缺乏人际沟通以及情感调整等能力。

  (3)和父母相处时间少。有一项调查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正式入学前,父母只给他们读过平均 25 个小时的书,而中产家庭达到 1000 个小时。这造成低收入家庭儿童入学后学业持续落后。

  美国对这些受到早期帮助的儿童做了 20 年的长期追踪,发现这些孩子并不仅仅在上学的时候受益,通过这些早期的帮助,好处往往到成年以后还能显现。

  一项来自美国高宽教育研究基金会的佩里学前研究项目(Perry Preschool Project)的报告显示,得到这个项目帮助的儿童被追踪到 27 岁的时候,比起没有得到帮助的同伴,高中毕业率要高,收入多,结婚率也高,并且入狱的可能小。

  由此可见,早教,就是提供各种条件,帮助婴幼儿在大脑发育的早期就获得积极有益的发展,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早教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才能让宝宝的大脑获得丰富的信息,建立高效的「交通网」呢?

  他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尝或者咬、用手摸等,都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

  特别是祖辈,把宝宝当成心肝宝贝,很多时候不让动、不让碰,去哪儿都抱着,这些做法无意中剥夺了宝宝的一些发展机会。

  比如,他们可能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发现感受各不相同;也可能通过推方形的积木和圆柱形的积木,发现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也许他们还会从中发现圆柱形的积木和汽车轮子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

  宝宝的运动知觉对他们的发展也很重要。当宝宝在各种环境里活动,他们会基于种种体验调整自己的身体来适应。

  发展心理学家卡伦·阿道夫(Karen Adolph)做过很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学步儿。

  学步儿在不同的路面环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很可能会调整策略。实验者设计了能调整坡度的通道,通道的另一边是妈妈和宝宝最爱的玩具。

  父母可能觉得这些都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婴幼儿就是通过这些活动和体验,发展运动知觉、观察力、思考力、适应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在运动中整合信息、调整策略,既有利于宝宝运动技能的发展,也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任何生活中的经验和变化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多样化的环境,让他们的各种感官得到均衡的发展,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亦是早教的重要目标。

  早教需要符合宝宝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输入宝宝大脑的信息,方式和强度都要适当。

  儿子3岁,这几年带他走遍了附近的各种适龄早教和兴趣班,一开始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试听对于低龄的孩子尤其重要,因为本来就摸不清楚他的偏好和兴趣,喜欢的东西也是变化超级快,所以如果有可能,最好试听2次以上再做决定。

  至于怎么约到2次以上试听?如果真的感兴趣可以跟销售谈,或者网上找找有没有2-4节课的小课包,再不行同类机构多听几家也是个办法。

  挨个说说这些兴趣班吧,以下评价只针对三岁以下的年龄,给迷茫应该如何给孩子选第一个兴趣班的家长做个参考。

  早教课其实可以算一个大类了,从刚出生的baby,到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从把家长当道具的亲子欢动课,到独立上课的艺术启蒙课,那些大大小小的早教中心都涵盖了。

  牵着快一米高的囤宝去早教中心试听,看着那边爬来爬去的奶娃娃,一种迷失在起跑线上的感觉油然而生......

  说起来囤宝1岁左右时我们也考虑过早教中心,试听了几家上课形式基本都差不多:在一个充满各种彩虹色器材的房间里,跟着讲外语的老师各种活动,唱歌、吹泡泡、抖彩虹旗、爬器械.....几节课下来我看了看套路、算了算成本,回家画了一系列漫画《在家也能上早教》.....再次推荐给同样勤俭持家的同学~

  说起来早教班教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学会怎么陪孩子玩,学会放下手机专心跟孩子相处。

  对孩子来说,两岁以下并没有太大的社交需求,早教班的玩具也并没有比小区里不要钱的儿童乐园好玩多少,更别指望每周一两个小时就能让孩子学会说英语,他们享受的,也只是父母全心全意陪着自己玩的这一两个小时。

  音乐课其实也是早教中心的一类课程,专门的乐器学习基本要中班以上,早教中心的音乐课针对低龄宝宝,主要还是以容易发声的奥尔夫乐器(鼓、沙锤、响板等)为主。

  不得不说音乐课还是很合我的心意的,外国人老师很有感染力,特别会调动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还要求陪同的家长一起动起来。一节课上下来的感觉就是很开心,打击乐器超级减压,当然如果有严肃不愿意动的家长在就会有点尴尬,不过不影响这算一堂不错的体验课,跳得热情洋溢的我差点就想定下来了。

  不过最近囤宝忽然迷上了广场舞,每天路过小公园都要混进去跳一段,我忽然觉得,这笔钱好像也可以省下了。

  囤爸和我都只会哑巴英语,出国旅游点个菜都得连比划带猜的那个程度,自己教孩子英语总透着一点不自信,生怕把口音给带歪了。

  所以路上遇到某知名英语机构发传单的,听说3岁就能开始学,我们就迫不及待约了体验课。

  上课形式是多媒体的,外教老师通过放视频和做游戏教孩子学一个字母、两个单词和两句日常对话,不得不说视频设计的还挺巧妙的,只不过我家那看动画片没够的儿子,全程都星星眼盯着投影,老师说的话基本全过滤。

  后来换了一家没有多媒体的机构,这次是教两个字母,外教全程英文,囤宝全程懵逼,外教主要靠玩具才能吸引到他的注意力。

  我总结语言学习除非有长期环境,一开始还是只能靠填鸭式记忆法,机构教的时长短又真的很基础,有点对不起那比其他兴趣班都高一大截的学费。

  说起画画课,作为一个五岁学画工作是设计现在也靠画画吃饭的人,囤宝很小开始我就跟他在家各种玩颜料了。

  选择试听某知名绘画连锁机构的课程也是因为买玩具送了课程,想着带娃打发下时间就去看看他们的套路,结果这节课果不其然充满了槽点。

  试听课的主题是“黑洞”,老师先放了一段有关黑洞形成的科学视频,一群娃开始尖叫着喊害怕......

  假装没听见的老师强行继续,开始引导:“如果要去黑洞探险,我们要带什么啊?”

  老师又强行继续讲:“我们的黑洞能出来的,黑洞里黑乎乎的,要不要带...?”

  最后的成品当然也是毫无意外感,虽然每个孩子的画都是好看的,可所有的画看上去都跟老师示范的那副差不多。

  乐高机构是分授权的和没授权的,两种类型我们都试听了一下,最后选了一家便宜和离家近的- -

  乐高课的上课内容基本就是花20分钟讲个故事,然后花40分钟把故事的主角搭出来,其实跟绘画课一样,两三岁的小朋友还是以老师辅导为主,基本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不过在家不喜欢独自搭的积木,在教室就愿意搭了。

  作为我们目前唯一在读的兴趣班,我的感受就是读了几个月,囤宝在家还是不爱搭积木,但是他学会定下心来安安静静上课了,这让我觉得接下来的托班过度计划也可以省了......想想价格也是合算,就当是雇人陪玩解放自己。

  还有其他的思维课、绘本课、游泳课、情商课之类,其实也都是大同小异,去机构上课除了让囤宝开心乐呵一下,让我对钱包心疼一下,其实大部分学习内容,只要稍微用心,都是在家自己就能教的。

  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是在生活中学习成长的,他们接受不了灌输式的教育,所以寄希望于每周几次的兴趣班早教课,不如在家用心陪伴孩子,并且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

  当然最后的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写出这么一篇吐槽文章,说白了还是贫穷限制了我的发挥,不过却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哈哈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囤麻画育儿(mmath123),不定期更新养育经验总结,还有很多养娃日常漫画

  他的理念是“让孩子成长为自然人,而不是人造人”。“大量的、赘述的言语与知识逼近孩子们心智早熟,同时也造成心智的狭。”多让孩子亲近自然,自然的信息远比什么课程什么音乐更丰富,更高级。

  我有一个刚满百天的小宝宝,怀孕时周围人就问有没有胎教,什么听音乐、用手电筒照肚子等等,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爱听音乐就听,隔着肚子偶尔逗逗也行,没必要当任务来完成。妈妈保持身心愉快就好了,子宫内环境还是不要过多干扰。

  宝宝出生后,满月体检,医生说要让宝宝每日几次每次十几分钟练习抬头。而我家宝宝一让他练习,他就吃手哭闹,就放弃了练习。我当时很焦虑,生怕他发展出问题,结果他两三个月抬头很容易,连翻身都很流畅。

  我也曾急着给他买玩具,想刺激他的各种发展,现在淡然了,不刻意训练,时机到了,他自然都会了。也曾想通过抚触按摩促进发育,按网上的手法做过几次,他不感兴趣不耐烦,于是我就换成抱在怀里轻轻抚摩他,一有机会就吻他,他很开心,咯咯笑。

  杨振宁的父亲,在杨振宁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数学天赋,但杨父没有马上让他钻研数学,反而让他去学好国文,一是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基础,二是保护天赋。

  我目前不知道自家的宝宝以后会往哪方面发展,哪方面会有天赋。现在的想法是,要用自然的手段,保护他这种自然的状态,不过早过多开发潜能。

  三岁前,不想教他太多知识性的东西,想给他足够的安全、爱与自由,引导他对世界的爱与兴趣,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希望他成长为自然人,希望他有灵性,甚至带点野性。停止用手机放儿歌讲故事,给他妈妈的哼唱与微笑。爱吃手就尽情吃吧,吃到满足为止。爱疯疯,爱跑跑,不用规规矩矩地坐好。让他去玩沙子,玩泥巴,衣服脏了也不骂。带他去动物园看大象、长颈鹿,而不是对着图片认这是大象这是小鹿,还记什么英文单词。带他去野外,去呼吸自然的气息,去听虫鸟的吟唱,而不是给他一遍遍放莫扎特。

  希望在他童年时期存储足足的生命能量,不过早开采他的宝藏,快快乐乐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帮助他以后成长得更好。让小孩子成为小孩子,让大人成为大人。不将自己对现实的焦虑、对成功的渴望、周围的攀比影响到他。

  再长大一点,再慢慢教他领略到看书的乐趣、艺术的美感、运动的满足、与人交往的幸福等,这样的孩子,自然就会发展好了。

搜索